为传承红色基因、凝聚奋进力量,深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实践,3月20日,谯城区省直选派干部赴涡阳县开展“赓续红色血脉共谋振兴新篇”主题党日活动,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、调研特色产业项目,探寻党建与发展的深度融合路径。
红色教育铸魂:追寻铁军足迹砥砺初心使命
在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,选派干部驻足于泛黄的电报手稿、斑驳的军械器具前,聆听彭雪枫将军率部驰骋淮北、浴血抗战的英雄史诗。在讲解员的讲述中,干部们深刻感悟“听党指挥、热爱人民”的铁军精神,体悟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。“革命先辈用鲜血铸就的精神丰碑,永远是我们干事创业的力量源泉。”选派干部李勇在参观后表示。在曹市镇辉山烈士陵园,全体党员庄严肃立,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,鞠躬默哀,并重温入党誓词。“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……”铿锵誓言回荡在陵园上空,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。选派干部叶洪林表示:“要将红色基因转化为实干动力,以党建引领汇聚乡村振兴合力。”
产业振兴强基:聚焦特色项目激活发展动能
选派干部实地调研涡阳县特色帮扶产业项目,感受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。在安徽克拉香草有限公司,智能化温室大棚内,薰衣草、薄荷等香草植物长势喜人。2022年,企业申请500万元乡村振兴资金扩建50亩种植基地,带动就业80人,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。在涡阳县道远工艺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,工人们正加紧赶制出口欧美的藤编家居产品。这家因“亳州老乡请您回家”家书感召而返乡的企业,自2014年落户以来,通过“总部+代加工点”模式,带动周边36个加工点、200余名村民稳定就业,形成工艺家居产业集群。在杨瓦房村,选派干部深入调研“三产融合”实践。实地考察蔬菜基地、电商中心和加工产业。50座标准化蔬菜大棚采用“党支部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运营,年产有机蔬菜350吨,带动30户村民年均增收4万元;电商产业园年销售额突破1100万元,村集体年收入增长超10万元,形成“产业兴、生态美、百姓富”的生动局面。
从铁军纪念馆的红色洗礼,到香草基地的产业脉动;从烈士陵园的精神传承,到工艺车间的共富实践……谯城区省直选派干部以红色教育淬炼初心,以产业调研把脉发展,展现出“党建红”引领“发展红”的生动图景。新征程上,红色基因正化作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,推动谯城区群众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。